EFG动态
冰壶赛场上的擦冰人——访复旦大学分会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复旦大学分会(简称复旦大学分会)成立于2005年,由复旦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原校产办)具体负责该基金的评审和运作。分会执行公益资助原则,同时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后续的政策扶持、项目推介以及发展引导,如场地和政策支持,创业导师,信用担保贷款,创友会等相关服务。复旦大学分会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常年受理、集中评审(每学年评审两次)。值此创业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之时,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分会的负责人桂晓琳老师。
“你问我们在创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面对提问,复旦大学分会的桂晓琳老师沉吟道,“园丁这样的比喻恐怕不太确切,我们更像是冰壶赛场上的擦冰人。”
擦冰人是干什么的呢?虽然擦冰的动作酷似拖地,但你千万别把擦冰人当成清洁工了,人家也是运动员,擦冰是为了帮自己的队伍赢得比赛。
冰壶是一个小众的运动项目,它为大众所知,冬季奥运会做了不小的贡献。冰壶是一种石球,运动员需要在冰上将它丢掷出去,两队pk时,位置最接近一个圆圈中心(术语:圆垒中心)的石球之队伍得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双方的其他运动员分别可以用刷子(术语:冰刷)擦冰,以减小石球前进的阻力和微调前行轨迹。人家擦的可是分数啊……
在复旦,有一则流传甚广的非官方“校训”叫作“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自由而无用”的学子们并不追求安逸、崇尚空谈,他们目光敏锐,思想独特,善于抓住每一个灵感,并付诸实践;他们热爱生活、勇于创新,常常萌发出奇思妙想各种的主意,向着理想投掷出创业的冰壶。
因为“自由”,所以无论是研究高科技的人造皮肤,还是制造大众化的手机贴膜他们都乐在其中;因为“无用”,所以即使很少人看好,一切都要从0做起,他们依旧能卯足了力气去研发,不为别的,就为了心中一点梦想。
十年以来,复旦大学分会的老师们默默地擦拭着同学们前进的道路,减小阻力,清除障碍,让创业的冰壶走得更远一些。
400平米里的25个创业者一起踏出艰难一步
创业需要有条件,资金哪里来、合伙人哪里找、企业怎样运行,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些都需要后援。强大的后援不仅能给钱,还能充当“智库”和“导师”,在复旦创业学子背后,“分会”就是个坚强的后援。
在谈到十年前第一批获得资助的学生创业者时,复旦大学分会的桂晓琳老师如数家珍。
“2005年,第一批一共有25个创业者的项目获得了资助,这些学生怀揣梦想,敢想敢做,但却没有从业经历。”为了不让学生们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步入市场,分会为25个创业者提供了400平米的办公房,大家在同一个空间里办公,即减免了租金,又便于交流,分享经验、信息和想法,一个创业者的困难,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共同奋斗,相互援助,俨然是个创业大家庭,这就是后来流行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的雏形。创业学子和分会老师一起从无到有,在创业这个陌生的领域里一步一步走出一条路来。
2005年以来,复旦分会用创业基金会提供的一千万资金,至今已资助了150个创业者。“投入小、产出大,这是复旦分会最鲜明的特点和最显著的效益。”分会对于创业者的资助一般在10万到30万之间,但常常会有学生据此获得天使基金和数百万的风险投资,在创业之路上,这群“无用”的复旦学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真是毫不含糊、相当管用的。
分会就是创业者的“娘家”
现在的创业氛围非常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环境,有完备的创业体系,该去哪里注册评估,如何拿到融资都有据可循。可十年前就不一样了,学生对于这些也都不甚明了。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完成这些流程,分会老师也只好和创业者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请会计老师来讲解财务问题,请法律老师来讲解法律问题,请企业家来讲解公司管理问题,请创业者相互交流信息等等,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大学生创业培训、指导的办法。分会老师和创业者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摸索出了一条创业之路。
“以资金和物资帮助为基础,基金会还高度重视对创业者的业务指导和精神鼓励。”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分会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还帮他们理清思路、寻找伙伴,这些都是创业初期最需要的帮助。“分会是他们的“娘家”啊。”桂老师说,挫折和失败是创业途中的家常便饭,很多时候,这些创业的学子们不愿意把困难和苦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但通常会第一时间向分会的老师倾诉,分会是他们心灵的港湾和精神的依靠,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得到安慰和鼓励,还能得到具体的建议和帮助,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现在的创业环境好,政府的资助和风投的力度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更加务实、创新。投资人多了,但不能让学生误以为融资很容易,毕竟创业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随时都会面临从未遇到或想到过的问题,唯有保持冷静的态度,增强理性,提高实践能力,克服困难,才能稳步发展。创业之路上充满坎坷和暗礁,只有跨过去,才会成长,才有成功。所以,创业要时时刻刻有风险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必须同步提高,那些善于把想象力和执行力有机结合、胆大心细的创业者才能坚持走下去。
星星之火,可以燃梦
“开始那几年,学生创业太难了,有些创业者的家人不理解。后来有些家长看到了记者的报道,觉得学校和政府都非常支持孩子创业,才慢慢接受了他们的选择。后来的十年间,看着他们一个个结婚成家,个人生活和企业都得到发展,这就是分会老师最大的欣慰。”
桂老师认为,分会的角色就像是冰壶赛场上在冰壶前的擦冰人,为创业者擦干净冰壶前进的地面,引导他们前进,为他们清除一些障碍,增加一些成功的可能性,帮助他们把面前的路稍稍拓宽一些。创业基金会对创业者的帮助并不仅仅是天使基金,而是在他们梦想的起始处,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桂老师回忆,2005年基金会支持了一位想制造人造皮肤材料学博士生的项目,但这项创业对专业的科技知识要求很高,由于专业技能不够,很快创业就失败了。但恰恰就是基金会的帮助点燃了他的创业梦,结果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再次创业。他选择了更有市场需求的手机贴膜,获得了成功。虽然曾经遭遇暗礁,但梦想的方向没有变,在基金会的帮助下,他仍然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这十年,创业基金会不仅为学生创业者提供了资金、专业指导、孵化场地等等帮助,创业者们在这条太过艰辛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的锲而不舍,也是分会老师最大的欣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业基金会以满腔热情和负责态度,坚持从创业者成长需要出发,坚持为创业者指导和服务,其星星之火,点燃了无数创业者辉煌的梦想。
十周年祝语
“希望创业基金会在未来能够积聚更多资金,积累更多经验,提高资助能力,帮助更多的青年创业者。”
——复旦大学分会 桂晓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