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工业到机械化,从孤品到批量复制品,传统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渐渐消失。
然而有这么一群爱好手做的80、90后青年,在这个大隐之城中默默地坚持和传承着手工制作。
他们生活很单调,想去结合,想去传承,想去发扬,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手工制造。
鹿王兮,一个不局限于手工diy的企业,不仅有特色的体验场景、丰富的产品课程、优质的体验服务,品类衍生也极其丰富,不仅有木艺手工制作,陶艺、花艺等也有涉及。
最为出名的是它的乐器制作,如今也延伸出了培训项目。在这里你不仅能收获满足,还有老师专门讲解音乐常识。
“纯手作”的困境和转型
鹿王兮的前身是“匠+”,一开始致力于打造以木作体验和木制品定制为核心的文创品牌,但现在,鹿王兮更像一个文化活动公司。
业务范围早已超出了单纯的“木作体验”,而是涵盖了各类市场常见手工项目,甚至通过自营或合作的形式将业务线延伸到了非手工领域,例如音乐培训及相关活动,还有涉及美术、书法、茶道等更广泛的文化领域。
谈及公司转型原因时,创始人吴雄浪坦言由于手作市场门槛低、竞争激烈,且实体店运营受限于场地等诸多因素限制,运营成本高。且文化行业并非大众生活刚需,愿意买单的消费者仍较为小众且复购低。
因此,提高复购率和降低获客成本才是行业的生存之本。
鹿王兮的解决方式一是扩充业务品类,充分利用客户剩余价值;二是把原来的To C 模式逐渐转为To B模式,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体验消费变成公司团体的团队活动行为,由此增加了消费人数和金额。通过这两个变化,公司成功转型,得以喘息生存和发展。
只要不是最坏 ,一切都没有那么难
作为连续创业者,吴雄浪早在13年就开始创业。在校期间,他和同学发现学生取快递中存在的商机,便商量着做起了校园快递。
运营管理出身的他与同学搭档,一个做运营,一个搞技术,凭着一股冲劲和激情磕磕绊绊地开始了初次创业。
那时不懂创业的他们,因为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初次创业还是走向失败。
但吴雄浪并没有气馁,大三起休学开始创业,主导运营过物流、电商、驾考等项目。
为了能顺利毕业,在休学一年之后他又重新回到校园,进入创业班。
在那里,他掌握了创业的知识体系,结合以往失败中总结的经验,他又踏上创业之路。
吴雄浪坦言创业班的学习对他是有帮助的,“商业理论是有必要学习吸收的,但有多少收获得看个人。”创业班只能做到为创业者提供理论基础,无法培养一个初创者成为一个成功甚至牛逼的创业者。
强烈的好奇心是开启创业之路的钥匙,耐力和韧性是坚持完成一份创业的源泉。创业最好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事,这是一件比拼体力的事业,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创业不是一个人能走的路,也给别人一个陪你坚持下去的理由。
除此之外,创业者还需要有责任感。
坎坷的创业路上,吴雄浪孤注一掷,拥有充分创业自由的他起初秉承着只需为自己负责的观念启程,一旦决定去做就投入。
“遇事解决就可以,困难都是会有的。但于我而言,公司还在,那么一切都没有那么难。”因有这样坚定的内心,才有今天的鹿王兮。
梦想编织未来,守护匠心精神
如今公司正式团队正式成员有七人,这一群年轻人因为梦想而聚集在一起。
在鹿王兮,他们能看到梦想实现的空间,虽然团队成员不多,但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了良性循环,让鹿王兮的发展更为坚实。
说到未来的梦想,鹿王兮最终要成为一个综合型文化平台,为更多匠人、设计师、手艺人提供一个平台,用平台资源帮助他们将好的产品和服务输出给大众,让更多消费者能更方便体验文化的乐趣。
成就天下匠人的梦想,是吴雄浪创业之初的动力和信念。虽然当下的发展模式和最初相差甚远,但他说,那个遥远的梦是确定的,至于怎么通往那个梦,那就交给时间去见证吧。
“匠+”木文化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上海理工大学分会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