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扒早期
“以见科技”CEO罗锋
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复旦大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以见科技是一家研究与开发增强现实(AR)等崭新技术与产品,并将其应用在建筑全生命周期(BIM)的科技公司,其产品“一见AR建筑平台”主要在建筑、工程和施工(AEC)行业使用,助力建筑产业升级,提高设计决策效率、降低施工运维成本。
此次疫情中火神山医院的建造模式就是利用到的虚拟现实(VR)+视频直播技术,与以见科技的AR+BIM远程施工指导系统不谋而合。
01
洞察建筑行业本质
创新AR+BIM+IoT模式
罗锋在创办以见科技之前做的是建筑设计师,他在2012年从杭州来到上海直接工作,在几年的工作中他发现了行业内诸多问题,比如现场验收不流畅、产品质量有瑕疵、理想设计与实际实施的差异……
他很快发现了问题的核心,这也是建筑行业内一直存在的问题,信息传递的缺失与误读——建筑设计师设计图纸时是三维的效果,但是给到施工现场却是二维的平面图纸,即便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理解能力极强,也会出现信息传递的缺失与误读,导致施工现场的错误,增加无意义的消耗与成本。
罗锋反思着:“如何才能把设计时的三维信息直接传递给施工现场?”
这就是罗锋创办以见科技的初衷。这才有了以见科技融合 增强现实(AR)+ 建筑全生命周期(BIM)+ 物联网(IoT)的创新模式。
“一见AR建筑平台”利用了增强现实的技术,帮助建筑行业从设计到施工到运维环节,利用其三维模型去指导现场的施工决策,竣工验收以后运维的整体服务,是一种可视化的服务内容。
其本质上是地产建设过程中一个标准化内容。把信息化融合在里面,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降低施工成本,严格控制施工时效,避免一些公司延误带来的很多成本损失。
在罗锋的眼里,建筑并不仅仅是二维图纸上的线条,而是动态的三维影像,建筑是从前期建造到后期运营的有机生命体。
02
行业中的概念先行者
创新之路并不好走
2016年前后,AR概念的兴起被罗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可能是将建筑和3D结合起来的突破点。而IoT概念的融入更是为了之后垂直领域的发展,它更强调建筑全生命周期和连贯的价值,把时间线和渐进性融入了整个建筑产品,与AR相辅相成,是另一大创新突破。
“AR本身是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赛道,它更像是一个技术基础,提供了产品新的可视与信息交互方式。以见选择了建筑这个垂直的领域,是以此为载体拓展了AR的应用场景。”罗锋就AR技术给出自己独到的理解。
概念先行,罗锋的想法在当时的建筑行业中是非常超前的,甚至现在,行业中做AR+BIM的公司也屈指可数。以见科技从起步之初就将视野放得很远。
想法的超前,代表着创业之路会更加难走。罗锋说到现在的建筑信息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传统的,工人们和老一辈的建筑设计师习惯用2D的图纸,AR+BIM的引入是颠覆式的,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教育。
“必须承认,短期之内AR+BIM的应用很难在建筑行业内完全覆盖。”现在能做的,现在不断积累种子客户,将标杆客户建立起来,让口碑和理念慢慢传递到行业的角角落落。
等建筑市场的大环境对此有了普遍的理解与认可度后,那才是AR+BIM技术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刻。
03
投融机构入场控股
首家公司被收购
其实以见科技并非罗锋的首次创业,在以见科技之前,他也有过一次创业经历。
当时正值投资热潮,AR+建筑的发展方向一下子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注意,最后罗锋的团队选择了一家拥有一线资源的战略投资机构。但没过多久,在未来发展规划上有了些分歧,团队期望往精专的技术上深入,投资人希望跨行业扩大经营。
这也是前两年投资热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创业者与投资者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上观点的分裂,罗锋也遇到了。
经过第一次的创业,罗锋不断的对之前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复盘,“面对资本,创业者需要谨慎。资本的背后,投资人究竟是什么想法?投资理念和愿景是什么样的?是否和自己的理念想匹配?这些问题都需要创业者认真思考。尤其是像建筑行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更需要选择一些长青的基金,将短期压力放缓。”
除了公司发展观念上的分歧,团队的管理也让当时的罗锋头疼不已,初创团队是小而精的团队,但资本进入后公司开始扩张,人员开始扩充。这时候创业者如果没有大型团队的经验,就会伴随而来一定的风险。
但第一次创业经历给了他最深刻的感悟,是在研发产品的商业落地上。“一开始的创业都偏学院派,过于理想的心态导致没有花精力去进行市场对接,等到了问题落地后显现,就来不及了。”
后来,经过双方的协商,投资方对公司进行了全资收购,一方面满足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努力一个交代。
首家创业公司被收购,罗锋也赚取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在他看来,第一次创业的结局是相对比较温和的,第一次创业的经验,也为罗锋带来了更多的创业理解与养分,而这些养分最终都注入了现在的以见科技。
04
以见科技“铁三角”组成
二次创业,不走老路
谈及以见科技团队的成立,罗锋坦言和另一位创始人蒋童的认识完全是缘分。两个人同样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校友,但因为年龄的跨度与专业的不同,两人在学校中并不相识,不过命运安排他们在毕业后同一家公司相遇,当时其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建筑、自动化都有紧密的联系。两个人从最初的工作合作开始,在知识起点与行业发展的认知上就有了共识。
2016年,创业概念成型,时机成熟。罗锋与蒋童,产品与技术,两个顶梁柱撑起了初创团队的核心力量。
唯一缺失的,就是打开市场的那个人。
2019年10月,第三位合伙人周瑞佳以商务负责人的身份正式加入,以见科技“铁三角”终于形成。第三位合伙人也是在工作的时候认识的,业务上的交流让他们能够深入地了解互相的看法,他的全情投入一下子加快了公司的营销进度,市场推广这块的发展势头非常不错。
团队中人员结构已经成熟,产品主攻对点市场需求,开发研发则不断引入新的科技与视野,交付与商务则不断扩展市场销售、价值传递、后续服务的领域。
05
分享给其他创业者:
理性看待融资
要有不断学习探索的能力
这两年资本头部集中的趋势很明显,创业公司除了要面对生存问题,融资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选择。
谈及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盛传的“最惨创业者”事件,罗锋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认为投融机构会故意‘坑’创业者,相反创业者不该因为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忽略合同上签署的一些风险条款,从而让自己与公司进入到一个不利的状态。毕竟投融机构进场后,公司就是半公众的公司了,创业者应该更多的替公司和同事整体利益去做一个考量。”犀利的评价的背后有着真实的经验背书。
罗锋觉得如何理解投资人的诉求,如何把握企业的发展节奏,适当地进行调整,这是每一个创业者在融资之前必须做好的觉悟。当然,创业者基本的法律知识储备是必须的。
回想自己两次创业的经历,从现金流,到团队管理,再到交付服务,问题出现得永远比想象的要快。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每个时期都有最难的点,好不容易解决了,喘气抬头才发现面前又有一座高山。
“我是个比较乐观的创业者,不过我也相信大数据说的,创业是大概率失败事件。”创业过程中一直会面临新的困难,像是产品无法对接市场、团队管理、市场开拓、新冠疫情等等,创业者一定要有快速调整心态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的心态。不要盲目的乐观,这会让自己和公司陷入预想不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