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邓恩黎
创梦启航
“当时家里老人在武汉,黑天鹅事件的突发,接着就是全城隔离,我们做小辈的没法陪伴在其身边,那个瞬间,让我动了创业的念头,我想做一款智能护理床,让我们可以远程照顾老人。” 邓恩黎如是说。
1、为尽一片孝心,闯入智能护理床赛道
邓恩黎在大学期间,基于自身经历,让他萌生了创业想法:想做一款可以线上操控,远程看护的智能化护理床,以满足子女照顾老人时的切实需求。
他迅速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做了充足的市场调研,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床市场需求,也了解到了市场上的护理床产品。经过技术发展时间更替,市面上存有三代护理床产品:一代护理床相对传统,相较普通床铺几乎没有区别;二代护理床结合了使用者实际需求,增加了手摇式升降功能,加装扶手方便使用者上下床,满足一般护理需求;三代护理床则更显科技化、智能化,加装电机替换手摇更加省时省力。其中二、三代产品目前占中国市场的70%。
邓恩黎和团队成员决定汲取市场经验,自主设计开发新一代智能护理床,他们并没有急于创立公司,或者找工厂做产品,而是听取了大学创业指导老师的建议,通过打比赛的形式,积累项目经验,并且不断打磨项目,最终试制出第一代原型机。团队通过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赛区市级决赛中获得了金奖的好成绩,并通过直通车的方式拿到了EFG“天使基金”的资助。
在如今,“银发经济”已经在中国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护理床的更新换代、数智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个床位数智化过程中,邓恩黎的团队受到了很多的社会支持与政策红利。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的积累,邓恩黎创立了上海康迪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康迪森独家自研的智慧管理系统(智能多功能护理床+监护及数据采集中心+健康管理平台)服务于护理院、干休所、养老院、社区的失能老人、残疾人以及其家庭。
公司目前共有两类产品:适老化改造用床和高端智能化护理床。分别针对B端养老院、干休所等使用场景,以及C端个人使用者。
区别于在市面上常见的二、三代护理床,康迪森研发的智能护理床的基础上增加了护理床管理系统,改良和升级传统护理床的配件,如创新型的气囊式床垫,它可以自适应体压变化,极大地提升了使用者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并且可以极大减少对人体皮肤的损伤,让使用者不会出现“褥疮”、“压疮”等情况;还有床榻引入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技术,实现了对使用者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看护;同时,通过与烟雾报警、水浸报警设备的联动,进一步保障了使用者的居家安全。
除护理床硬件的创新升级外,康迪森自主研发的健康管理平台也是配套的一大亮点。邓恩黎称,养老院等使用场景,普遍缺乏高效的管理系统以及护理人员,这种情况则会导致老人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响应。针对这一情况,智能管理系统平台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
康迪森健康管理平台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监护采集数据或提前输入个性化康复要求,建立长期卧床病人AI照护运营规范,用AI预警及干预技术替代护理专家,实现科学照护,从而增强了卧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针对长期卧床的失能患者及照护者,以减轻长期照护的工作量。这样还能有利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需求,防止因长期卧床产生的压疮、关节、肌腱挛缩所引发的并发症。
并且健康管理平台还会不断升级,通过使用后可以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解决对应需求,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且会实时对比使用者的各类数据,做到监测、模拟,确保其各项指标正常,如出现异常则可以提醒警示,满足子女远程监测老人身体情况的需求。子女还可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照顾,尽自己的一片孝心。
邓恩黎说:“在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层面,市场环境在快速更迭、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求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相信康迪森会在传统的护理床行业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3、回顾初心展未来,政企合作助力市场拓展
关于未来,邓恩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护理床市场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养老平台集成系统。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公司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产品改进方向,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
对于养老市场,邓恩黎认为未来前景巨大:“官方数据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59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9839万。智能护理床是未来市场的趋势。
康迪森凭借其在护理床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卓越品质,成功吸引了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公司与蚌埠市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苏州先进院等机构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智能护理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公司还以安徽、湖北市场为主,与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了400平米的展厅和10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为产品的展示、组装、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素材由创业者邓恩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