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刘春刚
-云扩科技-
上海云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EFG上海交通大学基金资助项目
2021年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12家EFG天使基金在孵企业获得天使基金优秀项目雏鹰奖,上海云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春刚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成立5年来,刘春刚创立的上海云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完成了四轮接近5000万美金的融资,目前在国内5个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目前有超过300名员工。
“在数字化转型大浪潮背景下,我们希望能够用技术为所有服务的企业打造人机交互的体验,加速他们的数字化转型。”
01
智能软件机器人代替重复劳动
“银行卡、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招聘经理小张一边清点着材料,一边抱怨道:“还要逐一录入系统,这些琐碎的重复工作,要是有个机器人能够不知疲倦地帮我做这些事情就好了。”小张的烦恼并非个案,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招聘、入职、核算薪酬等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在流程上有一套固定的标准,但在不同的企业,针对不同的岗位和管理目标又经常会有各种差异化的设置。人力资源之外,财务、销售、IT等各部门内部都存在大量繁琐、耗时的工作任务,如何实现企业高效运转,释放员工价值,是每一个企业都会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在可视化的界面上,通过简单的拖拽完成工作流程设定后,机器人便可利用AI能力,自动识别身份证、银行卡等原件上的信息,并录入系统。这便是未来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利用AI+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能力解决繁杂的流水线式的重复劳动,而把更具创造力的流程设计工作交给人来完成。
RP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这个“机器人”可以让我们日常繁琐、重复的工作“自动完成”。和AI一样,它致力于解放人类双手,在技术人员提前输入定制好一套流程后,RPA即可自动运营。
在很多人还未听说过RPA的时候,国外已经不少RPA公司拿着一轮轮的融资,冲向一个蓝海市场。
云扩科技创始人刘春刚表示,当初2016年有创业的想法后就查询了国内相关企业,他们发现RPA概念大多存在于四大咨询公司中,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如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财务工作中,AI+RPA的工具能够自动完成从识别发票、录入系统到审核、报销全流程的工作。在非标准化的场景中,针对每一位用户实际工作中的个性化环节,也可提炼找到重复流程,之后通过自定义流程借助RPA工具高效完成。人人需要,人人可用的自动化工具,在未来人机协作的工作模式中显得必不可少。
02
做人人可用的人机协作工具
2017年成立以来,云扩科技先后获得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眀势资本、深创投中美基金等明星VC基金的投资。据官方资料显示,在成立以来,其营收增速超过400%,客户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涉及金融、能源、制造、零售、医药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财税、人事、销售、IT运维等上百个场景的自动化。如今,云扩科技已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之后将着眼全球,参与国际市场的角逐。
刘春刚团队的成员们均具有多年微软工作背景,使其对做一款中国本土,人人可用的办公工具有着执着的情怀,“Enable Cooperation of Human & Machine”,这是云扩的英文名ENCOO由此而来。
“人人可用”实际并不容易,在挖掘需求、设计产品和推广落地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就是“AI+RPA”产品对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适应性问题。在日常工作场景中,往往是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工作内容并存的,我们无法使用一套固定的流程来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是一类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工作需求,这就涉及到自定义流程的灵活性问题。早期,非技术背景的操作人员很难独立构建RPA应用,这在客观上提高了RPA产品的使用门槛。
如何让“AI+RPA”工具像office一样人人可用?云扩通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03
完善产品,端到端赋能企业
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RPA”分论坛上,云扩发布了5款“AI+RPA”新产品,这距离4月云扩春季RPA产品发布会仅三个月 。专注技术研发,发掘需求,打磨产品,云扩在自己的产品线布局上有一套完整的逻辑。通过企业智能生产力模型金字塔,可以看出本次云扩发布产品线后的完整布局。
企业智能生产力模型金字塔的第一层是全业务自动化能力。通过云扩目前发布的产品线即可帮助企业完成这一层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进行可自动化业务流程的发掘,云扩Spark就是这样一款工具。
通过云扩Spark,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完整的在线工具箱去梳理和发现日常工作中重复的业务流程,找到适合被 RPA 机器人自动化的工作任务。然后在云扩编辑器中,以非常简便的拖拽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自动化流程,通过云扩控制台,统一调度和调控编辑器中已经设定好的流程和RPA机器人,从而自动化的流程最终得以在企业落地。
针对员工成功发掘并实现自动化的流程,如何让它们在企业中规模化的应用则是另外一个难题和挑战。但挑战往往意味着机会和价值,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能够被RPA自动化的流程也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产。云扩对此的解决方案是,推出了企业私有的自动化流程智库 - 企业流程银行。
通过企业流程银行能够积累和沉淀自动化流程以及推行RPA的经验,实现公司范围内跨部门的自动化经验的交换和分享,从而充分地发掘流程自动化在整个公司内部所带来的价值。
智能生产力模型金字塔的中间一层是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本次云扩发布的AI Hub和Doc Reader两款产品来进行能力的构建,AI Hub是一个拖拽即可使用的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通过它可以把全球最顶级的AI能力,不管是来自于云扩还是第三方,方便的集成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而云扩Doc Reader,则集成了OCR、NLP、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对各类文档进行智能识别和信息抽取,从而方便RPA机器人进行后续的自动化处理。
而智能生产力模型金字塔的最顶层,是人机协作的能力。往往企业在使用RPA时,业务人员需要大量和RPA机器人进行交互,交互的体验和质量也往往会影响到RPA的成功落地。
云扩工作台就是为解决这类问题而推出的产品,业务用户通过云扩工作台以零代码的方式自定义与机器人的交互,因此不管用户是否有技术背景,都可以轻松调取RPA机器人执行任务,从而让RPA可以真正的落地企业,实现人人可用。
04
解放生产力,未来商业前景可期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WAIC的分享:“未来将是中国企业服务的黄金20年。中国不缺软件工程师,缺少的是成熟的企业服务产品,即把软件封装成产品,赋能给第三方伙伴和终端用户的能力,这会是中国RPA厂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国际市场上,RPA已是企业软件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Gartner在《2019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中预计,未来2年RPA技术将达到成熟期。在中国,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从2018年开始成为科创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赛道。无论是从宏观的经济体量还是从企业数量的角度来看,国内企业庞大的需求注定了这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市场。因此,2019年国际三大RPA巨头厂商:Uipath、Blue Prism、Automation Anywhere先后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拓展其业务版图。
可以预见,RPA在中国市场逐渐普及,改变一代人工作和生产方式的时代就要到来。技术的发展终将人类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AI+RPA也会逐渐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人、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协同工作,智能增强。
在这种趋势下,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应当具备与机器协作的能力,来应对这种新技术对职业竞争力带来的冲击;同时企业也需及时做出调整,拥抱变化,享受新技术带来的种种红利。
刘春刚在2021年(第十五届)创业周暨
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我是云扩科技的创始人和CEO刘春刚,首先祝贺2021(第15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盛大开幕,同时我非常荣幸感谢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能够授予我这个奖项,也在几年前给予我们企业资助。
我们成立于2017年,现在是软件机器人这个领域的创新领军者,公司总部在上海。我们致力于全球机器人平台,目前完成了四轮接近5000万美金的融资。目标是希望能够助力企业提升智能生产力,加速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5年里面,云扩非常有幸与中国的经济大环境一起成长,目前我们在国内5个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日本东京成立一个研发中心,目前有超过300名员工。
我自己2013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加入了微软,最早从一个基础的研发工程师开始做起,2016年的时候离开微软加入了创业大军,当时也是响应国家双创的号召。
创业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把原来在微软积累的技术能够应用到实践中,我在微软做的就是软件自动化的技术,我们就一群微软同仁创立了云扩科技。
我们这个核心团队都是上海交大毕业,都是新上海人,都是在微软工作过,在自动化领域有一些深厚的积累。软件机器人领域从全球来看是有上千亿美金规模的市场,在海外已经有好几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我们希望云扩也有这个机会在中国去做一家领先的软件机器人企业。
在数字化转型大浪潮背景下,我们希望能够用技术为所有服务的企业打造人机交互的体验,加速他们的数字化转型。我这几年创业的体会,我觉得创业最重要的是创造价值,这个“业”字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能够为给客户带来价值。我希望我们的使命是云扩能够用创新的技术创造独特的社会价值。
创业是非常不容易的,每家创业公司可能在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有非常多挑战和困难。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是一定要坚守初心,拼搏前行。
回首云扩过去4年多的时间,我们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业界的鼎力支持,感谢各政府部门和杨浦区各位领导对云扩的关心支持,感谢我的母校上海交大和交大科技园的鼎力相助。
我相信在上海这片创业沃土上会有很多有梦想、有激情的年轻创业者加入我们这个大队伍,在基金会的支持下能够启航成长。再次感谢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给予我这个奖项,曾经给我们企业资助。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