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会呼吸”的生命体一样,建筑也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建筑变“绿”,也让更多的建筑领域企业在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上开始更多探索。上海同算知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冯吉星表示,他们的产品在建筑节能减排领域,目前为止等效于种植2万棵30年生树木。而这一切得益于AI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我们是从高校走出来的创业团队
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显著进步正在重塑产业格局,ChatGPT等产品不断取得颠覆性突破,AI结合各行业应用进程正在加速,并且,人工智能模型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应用彰显了卓越成效。
2021年,冯吉星从同济大学暖通专业毕业。已经拿到多个头部企业offer的他,在考察市场后,看到了AI+建筑的未来,深思熟虑的他决定放弃他人看来稳定的生活,从自己的专业入手,与几位同窗好友共同创业。
他们选择的创业领域,不仅需要暖通方向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也是关键,那么跨专业是否会是一个挑战?“肯定会有挑战,但我们有一个共识,学暖通的人去做相应的算法,比起IT专业跨专业来做,是要更有优势的”,随即他也用浅显易懂的词汇向我们解释了目前公司核心产品,不同于ChatGPT等语言模型,而要更加专业化、落地性更强,属于行业模型与物联网结合的更深一层应用,“可以类比成建筑暖通领域的L4级别的无人驾驶”。
学术和市场差距很大,如何推广产品是每个创业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公司正式的商业化推广应该是在23年5 月份左右,那段时间频繁的接触头部企业,做了大量的试点案例,也就是说前一年基本上处于不盈利的状态,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熬的,辛运的是,我们坚持下来了,市场给了我们良好的反馈。”。
要技术也要市场
冯吉星在他们所学的专业里深耕,专注于复杂的建筑能源系统,发现了这个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现在这个市场上大部分的制冷设备机房的管理是粗放的、不科学的。设备并不是时刻处于最优化的状态,并且非常依赖人工,而人工去实行精细化的控制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算法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亟待解决的,便是机遇。就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冯吉星认为暖通算法节能的市场是一片蓝海。他认为这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中国是基建狂魔,前 20 年是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期,那个时候地产的发展是野蛮的,是高周转模式。建筑本身的质量不太被重视,因此建筑技术和市场体量是脱节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楼宇控制其实还停留在10年前、20年前的状态。我们到过28个城市做调研,发现了特别是一些三线以下城市的智能机房,在我看来是相对落后的,没有计量,全靠人工操作,甚至没有一套自控系统。同时目前房地产市场由增量转存量,从土地红利期转向管理红利期,因此我们判断现在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基于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冯吉星的团队坚定方向,最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楼宇控制当中,做到大型暖通系统的智能控制,实现建筑节能。
当谈及创业中面临的瓶颈时,冯吉星提出了众多创业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我们目前最大的壁垒应该是在市场,不是在技术。我们创业的路径不同于一般情况,正常是先决定去创业,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但我们是从学校里面走出来的,先有了技术,有了产品,才决定去做市场转化的。”
从学生到创业者,从学校到社会。冯吉星认为这几年的时间他更加沉稳了,“创业其实是对个人的一个塑造。人其实就是不同的事情的经历去累积而成的”,当谈及创业历程的感悟,他坦言自己初入社会时不够“圆滑”,认为技术为王,但随着更多地接触市场,会意识到技术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把好的技术在各种场合宣传出去也不容忽视。
有他们我才有创业的底气
父母的鼓励、学校的支持和朋友的陪伴是创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他提到,最开始选择创业,是有多方面去影响的。他所描绘的创业者概念的画像,不只是大众所认为的要很优秀,知识很丰富,胆子很大的人,在他看来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一点,那便是家庭。“创业是需要家庭支持的,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在我看来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底气”。
除了家庭因素,冯吉星认为学校给他的帮助也很大,“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知识,我们本来就是技术型创业者,这无需多言;第二个方面是学校的影响力,这为我们拓展市场带来了很大便利;第三个方面便是创业扶持,学校有创业孵化团队做相应的指导,EFG同济大学基金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在我看来这其实相当于是变相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此外,冯吉星也强调了创业中团队的重要性,作为这支青年创业团队的领头人,他表示很幸运能有这些伙伴,“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个氛围很吸引我,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共同的目标,会一起加班,一起撸串”。
希望未来这个领域能留下我们的身影
对于目前的创业状态,冯吉星表示他比较满意,他认为创业,第一个是看现状,第二个是看前景。“目前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氛围很融洽。公司目前营收是向好态势,已经度过了最开始的艰难期;再往后看,市场一定是很大的,国家政策也在导向建筑节能与能源智慧化发展。
目前冯吉星的创业公司已经接触了很多的头部企业,有了一定推广渠道、稳定的客源,目前为止正在为50多家企业服务。
“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是做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现在还是项目制,但未来一定不会囿于工程交付。我们希望的是能引领市场方向,因为这是一件好东西,它是对市场有利的,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更大的市场能够接受它,至少能够往智能化的方向再进一步。”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是每个绿色企业期望的目标。
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的发展之路,打造数智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双碳”赛道,持续深耕、努力创新,助力更多建筑实现高效能源利用,助力祖国高质量发展。